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分支 | fēn zhī | 从一个系统或主体中分出来的部分:分支机构。 从总体或一个系统中分出的部分 | |
长支 | cháng zhī | 旧时商店店员向店主借支款项﹐到年终结算﹐叫做长支。 | |
不令支 | bù lìng zhī | 即令支。古国名。其地约在今河北省滦县﹑迁安县间。 | |
持支 | chí zhī | 支持。 | |
不支 | bù zhī | 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 | |
憋支支 | biē zhī zhī | 1.亦作“?支支”。 2.烦躁气恼貌。 | |
辟支 | pì zhī | 1.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 2.哔叽的旧译。斜纹的毛织品。 | |
本支 | běn zhī | 1.亦作“本枝”。 2.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 3.原栖的树枝,指旧巢。 | |
实支 | shí zhī | 实际支出。 | |
生扢支 | shēng gǔ zhī | 同“生各支”。 | |
生支 | shēng zhī | 犹身躯。 | |
四支 | sì zhī | 四肢。 | |
收支 | shōu zhī | ㄕㄡ ㄓㄧ | 1.指钱物的收入与支出。 2.犹出纳。掌管钱物收入与支出的人。 指财物的收入与支出 收支平衡 |
条支 | tiáo zhī | 1.亦作“条枝”。 2.古西域国名。约在今伊拉克境内。 3.唐代西域地名。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唐设条枝都督府。 | |
团总支 | tuán zǒng zhī | “团的总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由团总支的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或两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团员在三十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团总支。人数较多的团总支可下设若干支部。 | |
析支 | xī zhī | 1.亦作“析枝”。 2.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 |
焉支 | yān zhī | 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汉将霍去病曾越此山大破匈奴。 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 |
烟支 | yān zhī | 1.亦作“烟脂”。亦作“烟支”。亦作“烟肢”。亦作“烟脂”。 2.即胭脂。色红。妇女用以饰容。 3.指妇女。 | |
燕支 | yàn zhī |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 3.泛指红色。 4.指美女。 5.喻鲜血。 6.古剑名。 7.汉时匈奴王单于正妻的称号。 8.山名。 9.泛指北地;边地。 | |
腰支 | yāo zhī | 见“腰肢”。 | |
一支 | yī zhī | ㄧ ㄓㄧ | 1.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2.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3.一肢。支,肢。 |
语支 | yǔ zhī | 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详“语系”。 | |
杂支 | zá zhī | 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 | |
月支 | yuè zhī | 1.射帖名。一种箭靶。又名素支。 2.古代用地支纪月﹐十二支分别指十二个月。月支﹐指该月所值之支。 3.见“月氏”。 | |
折支 | shé zhī | 1.折价支付的税款。 2.弯腰。支,通“肢”。 | |
郅支 | zhì zhī | 匈奴单于。呼韩邪单于之兄,名呼屠吾斯。汉宣帝五凤元年,独立为郅支骨都单于。元帝初,叛汉。建昭三年,为西域副校尉陈汤攻杀,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千馀级。参阅《汉书.陈汤传》与《匈奴传》。后世因以“郅支”代称外寇。 | |
指支 | zhǐ zhī | 犹四肢。 | |
中支 | zhōng zhī | 仲支,指家族中的二房。 | |
宗支 | zōng zhī | 同宗族的支派。 | |
总支 | zǒng zhī | 某些政党或社团的总支部委员会的简称。 | |
坐支 | zuò zhī | 一种财经制度。 | |
支气管 | zhī qì guǎn | 气管与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左右各一,左侧者细长倾斜,右侧者粗而直,异物易于坠入。 气管与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左右各一,左侧者细长倾斜,右侧者粗而直,异物易于坠入 | |
支条 | zhī tiáo | 1.旁出的树枝。 2.引申指从属的或次要的部分。 | |
支宾 | zhī bīn | 接待客人。 | |
支脉 | zhī mài | 1.山脉的分支。 2.犹言来龙去脉。 | |
支饰 | zhī shì | 支吾掩饰。 | |
支犒 | zhī kào | 支付犒赏。 | |
支棱 | zhī léng | 见“支楞”。 | |
支兵 | zhī bīng | 主力部队以外的别部。 | |
支剌 | zhī là | 形容词词尾。见于元曲。 | |
支抗 | zhī kàng | 抵抗。 | |
支配阶级 | zhī pèi jiē jí | 统治阶级。 | |
支别 | zhī bié | 分支;歧出。 | |
支放 | zhī fàng | 发放。 | |
支支 | zhī zhī | 1.象声词。现多写作“吱吱”。 2.形容词后缀。 | |
支公骏马 | zhī gōng jùn m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余嘉锡笺疏:“《吴郡志》九云:支遁庵在南峰,古号支硎山,晋高僧支遁尝居此。剜山为龛,甚宽敞。道林喜养骏马,今有白马磵,云饮马处也。庵旁石上有马足四,云是道林飞步马迹也。”后用以为 | |
支点 | zhī diǎn | 物理学名词。杠杆赖以支撑物体而发生作用的固定不动的一点。引申指事物的关键,中心。 | |
支拟 | zhī nǐ | 支付应用。 | |
支腾 | zhī téng | 应付,敷衍。 | |
支开 | zhī kāi | ㄓㄧ ㄎㄞ | 1.支使离开;岔开。 2.撑开。 |
支析 | zhī xī | 指分家。 | |
支使 | zhī shǐ | ㄓㄧ ㄕㄧˇ | 差遣使唤人做事:支使人|受人支使|以后你别来支使我。 |
支节 | zhī jié | 1.四肢。 2.指四肢关节。 3.从属次要之事。 4.细碎,繁琐。 5.谓意外的麻烦。 | |
支孽 | zhī niè | 旁生的树枝。喻旁出的宗族。亦谓事物由主体分出的部分。 | |
支杀 | zhī shā | 见“支沙”。 | |
支子 | zhī zǐ | 1.古代宗法制度以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的次子以下及妾子都为支子。 2.植物名。即栀子。 | |
支郡 | zhī jùn | 1.指汉代诸侯国的属郡。 2.唐末五代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 | |
支前 | zhī qián | 支援前线。 以物力、人力支持援助作战前方支前模范 | |
支缀 | zhī zhuì | 1.支持延续。 2.犹拼凑。 | |
支理 | zhī lǐ | 处理;处置。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