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肩井 | jiān jǐng | 1.人体经穴名。 2.犹肩窝。 | |
肩子 | jiān zǐ | 肩膀。引申为责任。 | |
肩辇 | jiān niǎn | 皇帝乘用的肩舆。 | |
肩巴 | jiān bā | 1.亦作“肩靶”。 2.肩膀。 | |
肩靡 | jiān mí | 见“肩摩”。 | |
肩二 | jiān èr | 枪的隐语。 | |
肩担 | jiān dān | 肩负﹐担负。 | |
肩注 | jiān zhù | 在书页顶部外角的标记。 在书页顶部外角的标记 | |
肩章 | jiān zhāng | 军人或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佩带在制服的两肩上用来表示行业、级别等的标志。 军人佩戴在制服的两肩上,用来表示级别的标志 | |
肩肩 | jiān jiān | 瘦小细长貌。 | |
肩起 | jiān qǐ | 在肩上放置或承担。如:肩起篮筐。 | |
肩贩 | jiān fàn | 肩挑的小贩。 | |
肩拜 | jiān bài | 比肩共拜。 | |
肩负 | jiān fù | ㄐㄧㄢ ㄈㄨˋ | 担负: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 担负;承当肩负起民族的希望 |
肫宏 | zhūn hóng | 谓诚挚而宽宏。 | |
肫挚 | zhūn zhì | 真挚诚恳。 | |
肫切 | zhūn qiē | 真诚恳切。 | |
肫肫 | zhūn zhūn | 诚恳。 | |
肫然 | zhūn rán | 惇厚一致貌。 | |
肫肫煦煦 | zhūn zhūn xù xù | 形容恳挚而热忱。 | |
肫恳 | zhūn kěn | 诚厚恳挚。 | |
岂肯 | qǐ kěn | ㄑㄧˇ ㄎㄣˇ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如: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
不肯 | bù kěn | ㄅㄨˋ ㄎㄣˇ | 不同意;不接受。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
剩肯 | shèng kěn | 真肯。 | |
谁肯 | shuí kěn | 哪里会。 | |
问肯 | wèn kěn | 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 |
允肯 | yǔn kěn | 允许。 | |
争肯 | zhēng kěn | 犹怎肯。 | |
中肯 | zhòng kěn | ㄓㄨㄙˋ ㄎㄣˇ | 《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肯,着骨之肉;綮,筋骨结合处。肯綮为肢体紧要之处,后即以“中肯”指言论击中要害或恰到好处:你说的话很中肯|其言甚中肯,余深赞之。 |
肯定 | kěn dìng | ㄎㄣˇ ㄉㄧㄥˋ | 1.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 2.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 3.确定。 |
肯分 | kěn fēn | 恰恰;凑巧。 | |
肯堂 | kěn táng | 见“肯堂肯构”。 | |
肯恼 | kěn nǎo | 令人恼恨。 | |
肯心 | kěn xīn | 甘心;称心。 | |
肯板 | kěn bǎn |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 |
股肱郡 | gǔ gōng jùn | 指起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 | |
曲肱 | qǔ gōng |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 |
奇肱 | jī gōng | 1.指仅有一臂。 2.神话传说中的国名。 | |
良肱 | liáng gōng | 贤能的辅佐。 | |
股肱 | gǔ gōng | 〈书〉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 |
长肱 | cháng gōng | 1.长臂。 2.神话传说中的国名。 | |
三折肱 | sān zhé gōng | 1.喻屡遭挫折。 2.古有“三折肱为良医”之语,因以“三折肱”指代良医。 | |
枕曲肱 | zhěn qǔ gōng | 见“枕肱”。 | |
肱股 | gōng gǔ | 股肱。 | |
肱三折 | gōng sān zhé |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后以“肱三折”比喻精于医术。 | |
狐肷 | hú qiǎn | 毛皮业上指狐狸的胸腹部和腋下的毛皮。 | |
教育家 | jiào yù jiā | 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 | |
教育方针 | jiào yù fāng zhēn |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
教育学 | jiào yù xué |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主要探讨教育的一般原理,如教育的本质、方针、目的、制度,各项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等。有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分支。 | |
保育院 | bǎo yù yuàn | 为保护、教育失去父母或父母无法照管的儿童而设的机构,内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 为养育失去父母的儿童设立的机构,内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 | |
阿育王 | ā yù wáng | 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 |
孳育 | zī yù | 生息;繁殖。 | |
並育 | bìng yù | 共同生长。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晋 陆机《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明 刘基《拟连珠》之十六:“万物并育,不齐其用而各有用。” | |
乳育 | rǔ yù | 哺育。 | |
赡育 | shàn yù | 赡养抚育。 | |
牉育 | pàn yù | 交合生育。 | |
坤育 | kūn yù | 谓大地培育万物。比喻母德。多以颂扬皇后。 | |
绝育 | jué yù | 采取结扎输精管或输卵管等方法使人失去生育能力。 使人或其他动物不能生殖的方法 | |
浸育 | jìn yù | 1.亦作“浸毓”。 2.滋润养育。 | |
教育 | jiào yù | ㄐㄧㄠˋ ㄧㄩˋ |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教育。 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主要指学校教育发展教育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