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村肐落 | cūn gē luò | 村角落。形容偏僻之地。 | |
背肐拉子 | bèi gē lā zǐ | 见“背旮旯儿”。 | |
柔肕 | róu rèn | 同“柔韧”。 | |
牢肕 | láo rèn | 坚韧。 | |
起肓 | qǐ huāng | 谓治愈膏肓之疾。 | |
高肓 | gāo huāng | 膏肓。高,通“膏”。 | |
曲肖 | qǔ xiāo | 曲似,完全相似。 | |
妙肖 | miào xiāo | 谓刻画﹑描摹既好又象。 | |
貌肖 | mào xiāo | 谓形貌相似。 | |
克肖 | kè xiāo | 1.相似。 2.谓能继承前人。 | |
神肖 | shén xiāo | 极为相像。 | |
宛肖 | wǎn xiāo | 逼真;极象。 | |
相肖 | xiāng xiāo | 犹相似。 | |
肖子 | xiāo zǐ | 1.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样的儿子。 2.比喻忠实于自然或时代的艺术家或其作品。 | |
肖形 | xiào xíng | 犹仿形。亦泛指形状。 | |
牵肘 | qiān zhǒu | 谓从旁牵制。 | |
拟肘 | nǐ zhǒu | 指袁绍对曹操举印向肘事。 | |
衿肘 | jīn zhǒu | 1.比喻近旁。 2.谓衣襟与袖子。 | |
掣肘 | chè zhǒu | ㄔㄜˋ ㄓㄡˇ | 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难开展。 |
手肘 | shǒu zhǒu | 胳膊肘。上臂和前臂相交接的部分。 | |
豚肘 | tún zhǒu | 指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俗称蹄膀。 | |
杨枝肘 | yáng zhī zhǒu |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柳,瘤字,一声之转。”后因以“杨枝肘”泛指人生病。 | |
肘见 | zhǒu xiàn | 形容衣服破烂,穷困不堪。 形容衣服破烂,穷困不堪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庄子.让王》 | |
肘手炼足 | zhǒu shǒu liàn zú | 缚手镣脚。 | |
肘子 | zhǒu zǐ | 1.上下臂相接处弯曲的部分。 2.用作食物的猪腿上部。 | |
肘后 | zhǒu hòu | 谓随身携带的。指医书或药方。 | |
肘生柳 | zhǒu shēng liǔ |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王先谦集解:“瘤作柳﹐声转借字。”后以“肘生柳”比喻生死﹑疾病等意外的变化。 | |
肘掣 | zhǒu chè | 拉住胳膊。比喻牵制或留难。 | |
肘拐 | zhǒu guǎi | 肘关节弯处。 | |
心知肚明 | xīn zhī dù míng | ㄒㄧㄣ ㄓ ㄉㄨˋ ㄇㄧㄥˊ |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
拉肚子 | lā dǔ zi | 指腹泻。 ∶腹泻 | |
害肚历 | hài dù lì | 宋 制,馆阁官员每夜轮一人值宿,如因故不能值宿,则于名下写上“肠肚不安”,故馆阁宿历(值宿登记本)相传谓“害肚历”。 | |
小肚子 | xiǎo dǔ zi | 即小肚。 ∶人体正面肚脐以下大腿以上的部分;小腹 | |
一肚皮 | yī dù pí | 满肚子。 | |
有肚皮 | yǒu dù pí | 谓有默契。 | |
竈肚 | zào dù | 炉灶内腔。以栅中隔,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灌了几桶的水,弄得灶肚里开了河。” | |
桥肚 | qiáo dù | 桥身,桥孔。 | |
刺肚 | cì dù | 传统戏曲武打程式。指以兵器刺向对方腹部。一方“刺肚”,另一方则以“封腰”招架。 | |
菜肚 | cài dù | 1.指吃素。 2.指饥饿的肚子。 | |
沙包肚 | shā bāo dù | 产妇产后进食太多,以致肚腹膨脝,永不消退,俗称“沙包肚”。 | |
熟肚 | shú dù | 养过孩子的妇人。 | |
汤包肚 | tāng bāo dù | 一种菜肴。即胃脯。把羊肚子放在沸水里煮熟取出拌上作料,晒干。 | |
小肚 | xiǎo dù | 即小腹。 | |
泻肚 | xiè dù | ㄒㄧㄝ ˋ ㄉㄨˋ | 1.拉稀,患腹泻或痢疾。2.腹泻的通称。 |
灶肚 | zào dù | 炉灶内腔。以栅中隔﹐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 | |
做肚 | zuò dù | 稻麦等作物在抽穗前杆子呈现粗大饱满之状。 | |
肚包 | dù bāo | 系在腹部用以盛钱或什物的布袋。 | |
肚兜 | dù dōu | ㄉㄨˋ ㄉㄡ | 1.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贮物。 2.旧时妇女或小儿用的抹胸。 |
肚腹 | dù fù | 腹部。 | |
肚量 | dù liàng | ㄉㄨˋ ㄌㄧㄤˋ | ①同‘度量’。②饭量:小伙子肚量大。 指度量 |
肚喃 | dù nán | 谓低声自言自语。 | |
肜日 | róng rì | 肜祭之日。 | |
马肝石 | mǎ gān shí | 1.石名。详“马肝”。 2.传说中的药石名。 3.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 |
马肝峡 | mǎ gān xiá | 长江峡名,在湖北省秭归县界。 | |
沙肝儿 | shā gān ér | ∶牛、羊、猪的脾脏。 〈方〉∶牛、羊、猪的脾脏 | |
披肝 | pī gān | 见“披肝胆”。 | |
马肝 | mǎ gān | 1.马的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 2.马肝石,可以作砚。 | |
买猪肝 | mǎi zhū gān | 典出《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闵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后因以“买猪肝”为生活贫困窘迫之典。 | |
没心肝 | méi xīn gān | 五代伊用昌《忆江南》词:“钉着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谓鼓的中间空无他物。后用以比喻人没有良心。 | |
纳肝 | nà gān |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