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幽曶 | yōu hū | 犹幽隐。指隐居的人。 | |
治曶 | zhì hū | 见“治忽”。 | |
曶曶 | hū hū | 迅速。 《楚辞·九章·悲回风》:“岁曶曶其若頽兮,旹亦冉冉而将至。”王逸 注:“年岁转去,而流没也。”明 何景明《后白菊赋》:“气厉厉兮始严,景曶曶兮将下。” | |
恐曷 | kǒng hé | 见“恐猲”。 | |
曷尝 | hé cháng | 何尝。 | |
曷苏馆 | hé sū guǎn | 辽代女真部落名。又称合苏衮﹑和硕馆。契丹阿保机移其大姓于辽阳之南。金代在辽阳的南部置曷苏馆路,治所在今辽宁省盖县。参阅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金史.地理志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八.盖州卫》。 | |
曷旦 | hé dàn | 即鹖鴠。古籍中的鸟名。又名寒号鸟。 | |
曷胜 | hé shèng | 何胜。用反问语气表示不胜。 | |
曷为 | hé wéi | 为何;为什么。 | |
宂曼 | rǒng màn | 见“宂蔓”。 | |
柔曼 | róu màn | ㄖㄡˊ ㄇㄢˋ | ①姿容妙曼:柔曼动人。②温和婉转:柔曼的歌声|婉转柔曼。 |
凄曼 | qī màn | 形容声音凄凉而绵长。 | |
眇曼 | miǎo màn | 美妙;柔美。 | |
宛曼 | wǎn màn | 1.谓渺茫广远。 2.柔媚;婉转曼妙。 | |
修曼 | xiū màn | 漫长。 | |
衍曼 | yǎn màn | 绵延不绝貌。 | |
曼煖 | màn nuǎn | 轻细暖和。 《文选·枚乘<七发>》:“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李善 注:“曼,轻细也。” | |
曼福 | màn fú | 绵绵福祉;大福。 | |
曼辞 | màn cí | 美饰之辞。 华美的言辞 | |
曼曼 | màn màn | 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夜曼曼。 | |
曼理 | màn lǐ | 细腻的肌肤。 | |
曼丘 | màn qiū | 复姓。汉有曼丘臣。见《汉书.高帝纪下》。 | |
曼胡 | màn hú | 长而无刃之戟。 | |
曼靡 | màn mí | 1.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 2.指美人。 3.指女子柔美的情态。 形容声音轻柔细长 | |
曼丽 | màn lì | 犹美丽。 | |
曼绰 | màn chuò | 古代戏曲声腔之一。俗称高腔。 | |
曼声 | màn shēng | 拉长声音;舒缓的长声。 舒缓而长的声音曼声低语 | |
曼根 | màn gēn | 蔓延的根,细根。 | |
曼长 | màn cháng | 1.犹容长。 2.长;很长。 3.谓拉长﹐延长。 | |
曼泽 | màn zé | 细腻光润。 | |
曼衍 | màn yǎn | ㄇㄢˋ ㄧㄢˇ | 形容连绵不绝:山河曼衍|曼衍相属。 |
曼陀林 | màn tuó lín | 弦乐器,有四对金属弦。 | |
曼珠 | màn zhū | 同“曼殊”。 | |
曼志 | màn zhì | 远大的志向。 | |
曼殊室利 | màn shū shì lì | 梵文的译音。也译作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左右随侍释迦牟尼,司智慧。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 |
曼羡 | màn xiàn | 广布。《文选.司马相如》:“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羡。”李善注:“或曰:曼羡﹐广散也。”一说﹐盛大之意。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颜师古注。 | |
曼啸 | màn xiào | 长啸。 | |
曼婉 | màn wǎn | 柔美。 | |
曼殊 | màn shū | 1.佛教菩萨名。即曼殊室利。 2.满洲别称。也写作“满珠”﹑“曼珠”。 | |
人曹郎 | rén cáo láng | 指户部郎中。本称“民曹郎”,唐代因避太宗讳,改称“人曹郎”。 | |
女曹儿 | nǚ cáo ér | 儿女辈。 | |
户曹尚书 | hù cáo shàng shū | 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 |
丛曹剧部 | cóng cáo jù bù | 指官府里繁重的公务。 | |
兵曹鸟 | bīng cáo niǎo | 传说因唐代崔希高在并州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据唐刘肃《大唐新语.孝行》﹐崔希高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并州兵曹﹐“厅前丛苇﹐有小鸟如鹪鹩来巢﹐孕卵五色﹐旦如鸡子。数日﹐鷇毁雏见﹐已大于母。月余﹐五色成文﹐大如鹅﹐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 |
水曹郎 | shuǐ cáo láng | 官名。水部曹郎。南朝梁诗人何逊与唐诗人张籍都曾任水部郎。 | |
汝曹 | rǔ cáo | 你们。 | |
璈曹 | áo cáo | 形容乐器和鸣。 | |
牧曹 | mù cáo | 掌畜牧的官员。 | |
南曹 | nán cáo |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 |
民曹 | mín cáo | 官署名。汉成帝初置。后世名称多变﹐职责也并不完全相当。至隋时定名为民部﹐唐高宗时避太宗李世民讳﹐又改称户部﹐因亦用作户部的代称。 | |
念珠曹 | niàn zhū cáo | 户部京兆户曹的别称。念珠一般为一百零八颗,京兆户曹月俸数与之合,故名。 | |
两曹 | liǎng cáo | 原告与被告。也作“两造”。 原告与被告。也作“两造” | |
六曹 | liù cáo | 1.东汉开始尚书分六曹治事﹐有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其中三公曹尚书为二人﹐故称“六曹”。后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仍称“六曹”。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更﹐至隋﹐尚书省分吏﹑殿中(左户)﹑祠﹑五兵﹑都官﹑度支六部﹐唐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后世亦 | |
联曹 | lián cáo | 同在一署任职。 | |
郎曹 | láng cáo | 郎中,郎官。 | |
冷曹 | lěng cáo | 闲官。 | |
列曹 | liè cáo | 1.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西汉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另四人分为四曹;东汉置尚书六人,一人为仆射,另五人分为五曹,因其数多,故称“列曹”。 2.称郡县之属官。 | |
剧曹 | jù cáo | 1.汉尚书属吏。 2.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 |
纠曹 | jiū cáo | 1.亦作“糺曹”。 2.州郡属官录事参军的别称。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 | |
客曹 | kè cáo | 官名。汉成帝时始置,主管外国朝聘事务。光武帝时亦曾设置,主管护驾朝贺等事。后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至晋分南北左右四主客。唐宋时,隶属礼部,负责聘使﹑宴设﹑赐予等事。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