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玻瓈泉 bō lí quán  泉名。亦名六一泉。在安徽省滁县西南醉翁亭侧。
玻瓈江 bō lí jiāng  见“玻璃江”。
玻瓈春 bō lí chūn  见“玻璃春”。
悬瓈 xuán lí  见“悬黎”。
玻瓈 bō lí  见“玻璃”。
玮瓌 wěi guī  珍奇,美好。
魁瓌 kuí guī  犹魁秀。
瑶瓌 yáo guī  美玉美石。引申为珍贵美好。
珍瓌 zhēn guī  见“珍瑰”。
圭瓒 guī zàn  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形状如勺,以圭为柄,用于祭祀。
珪瓒 guī zàn  玉柄的酒器。
瑰瓒 guī zàn  美玉与质地不纯的玉。比喻优劣不同的两种事物。
璋瓒 zhāng zàn  古代祭祀时打鬯酒的玉器,以璋为柄。
瓓珊 làn shān  1.消歇,消沉。 2.犹阑干。纵横貌。 3.玉佩声。
瓓玕 làn gān  犹琅玕。美玉,美石。
杜韦娘 dù wéi niáng  1.唐歌女名。唐教坊用为曲名。 2.借指名妓。 3.词牌名。宋人借唐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狶韦 xī wéi  传说中古帝王号。
桑韦 sāng wéi  唐代民歌名。即桑条韦。
桑条韦 sāng tiáo wéi  唐民歌名。
乘韦 chéng wéi  四张熟牛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注:“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遗于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疏:“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
编韦 biān wéi  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室韦 shì wéi  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
依韦 yī wéi  形容乐音抑扬动听。
韦丹碑 wéi dān bēi  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时称治民第一。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臮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韦柳 wéi liǔ  唐代文学家韦应物﹑柳宗元的并称。韦柳均系中唐诗人,诗格相近。
韦杜 wéi dù  1.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 2.指长安城南的韦曲﹑杜曲。唐望族韦氏﹑杜氏世居于此。山青水秀,林木繁茂,为当时游览胜地。后亦借指风景秀丽之地。
韦绔 wéi kù  1.亦作“韦褲”。 2.皮套裤。
韦沓 wéi tà  即革鞜。皮鞋。
韦衣 wéi yī  皮制的上衣。古时多为山野之民所服。
韦驮 wéi tuó  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作“韦驮(一作‘陀’)天”。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道宣载其事,谓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还,以授道宣。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亦称护法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着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
韦褐 wéi hè  韦带褐衣。借指贫贱之人。
韦经 wéi jīng  汉丞相韦贤少子玄成,以明经历相位。时邹鲁有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经”为称扬韦姓族人之典。
韦弱 wéi ruò  柔弱。
韦曲 wéi qǔ  1.地名。唐代位于长安城南郊,因韦氏世居于此得名。即今陕西省长安县。其地北有凤栖原,南有潏水﹑神禾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为唐时游览胜地。 2.借指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韦缟 wéi gǎo  韦带缟素。借指贫寒之士。
韦氏学 wéi shì xué  汉韦贤父子传授的《鲁诗》学派,世称“韦氏学”。
柔韧 róu rèn  ㄖㄡˊ ㄖㄣˋ 柔软坚韧:藤杖柔韧而轻|其丝柔韧润泽。
坚韧 jiān rèn  ㄐㄧㄢ ㄖㄣˋ 坚固有韧性:质地坚韧。
韧干 rèn gàn  坚韧不拔地做下去。
韧战 rèn zhàn  坚决﹑持久不断的战斗。
韧性 rèn xìng  ㄖㄣˋ ㄒㄧㄥˋ 1.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 2.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
玺韨 xǐ fú  见“玺绂”。
缊韨 wēn fú  古代祭服上的浅赤色蔽膝。
朱韨 zhū fú  系印纽的红带子。亦借指官印。
三韩纸 sān hán zhǐ  即茧纸,也称高丽纸。
孟韩 mèng hán  孟子与韩愈的并称。
马韩 mǎ hán  古国名。 三 韩 之一。在今 朝鲜半岛 南部。后为 百济 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二曰 辰韩,三曰 弁韩。”《晋书·武帝纪》:“﹝ 太康 七年﹞是岁,扶南 等二十一国,马韩 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百济国,本亦 扶餘 之别种,尝为 马韩 之
富韩 fù hán  北宋富弼与韩琦的并称。
三韩 sān hán  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
申韩 shēn hán  1.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 2.借指酷法。
子韩 zǐ hán  复姓。春秋时齐国有子韩晳。见《左传.昭公十四年》。
韩才 hán cái  谓西汉韩信的材质。才,通“材”。
韩杜 hán dù  唐代古文家韩愈和诗人杜甫的并称。
韩柳 hán liǔ  指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韩杯 hán bēi  按照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中描述的形制做成的一种酒杯。
韩哀 hán āi  相传为古代发明驭马术的人。
韩卢 hán lú  1.亦作“韩子卢”。亦作“韩獹”。 2.战国时韩国良犬,色黑。 3.泛指良犬。 4.喻军士。
韩冯 hán féng  见“韩凭”。
韩白 hán bái  古代名将汉韩信和秦白起的并称。以善用兵着称。
韩陵山 hán líng shān  俗名七里冈。在河南省安阳市东北。北魏高欢曾于此击败尔朱兆,并建定国寺旌功,由温子升撰作碑文。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