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

  •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 注音ㄑㄧㄥˋ ㄓㄨˊ ㄣㄢˊ ㄕㄨ
  • 成语繁体罄竹難書
  • 成语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 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 明. 文秉《先拨志始》
  • 成语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成语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成语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邹韬奋《抗战以来》
  •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罄,不能写作“磐”。
  • 成语辨析~与“擢发难数”有别:~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 成语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 英语翻译to mumerous to be listed
  • 俄语翻译преступления не поддают описáнию
  • 其他语言<德>die Liste (der Verbrechen) ist endlos <unzǎhlig viel><法>crimes trop nombreux pour être énumérés
  • 近义词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 反义词微乎其微

词语解释

  1. [too numerous to record]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
    1. 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 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 明· 文秉《先拨志始》

国语词典

  1.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网络解释

  1. 罄竹难书
    1. 罄:《说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诗·小雅》罄无不宜。《传》罄,尽也。《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释文》罄,亦作磬,尽也。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2.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3. 【“罄竹难书”常误写为“磬竹难书”,应注意。】

“罄竹难书”单字解释

:1.写字;记录;书写:~法。大~特~。振笔直~。 2.字体:楷~。隶~。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 4.书信:家~。~札。 5.文件:证...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完;尽:~其所有。~竹难书。...
:[nán] 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

热门成语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